長江河口段水下綜合探測工程【工程背景】 在長江口南支近100 km2的通航密集水域,長期受強潮流與泥沙運動影響,水下地形及障礙物分布變化頻繁。為保障航道安全、掌握底質演變規律,2021年實施了一次大規模水下聲吶綜合探測,采用“側掃聲吶+ROV+二維多波束”三位一體技術體系,快速完成全覆蓋掃測與重點復查。 【實施范圍與內容】 1.探測區段 l主測區總面積100 km2 l涵蓋主航道、錨地、碼頭前沿及潛在障礙物密集區 2.核心任務 l全覆蓋獲取1 m水下地貌數據 l精確定位疑似鐵錨、散落構件等礙航物 l對重點目標進行ROV高清攝像及二維多波束復核 l輸出數字地形模型、障礙物清單及年度變化對比報告 【技術路線】 資料收集 → 航跡規劃 → 側掃掃測 → ROV重點復查 → 內業拼接 → 目標量算 → 成果交付 【主要成果】 1.三維數字地形 構建1 m網格DEM,清晰呈現沖刷溝槽、沙波、礁石及人工障礙形態。 2.障礙物清單 l新發現疑似散落鐵錨、大型混凝土塊 l所有目標均給出平面尺寸(長×寬×高)及精確坐標,誤差≤0.5 m。 3.可視化交付 提供側掃聲吶鑲嵌圖、ROV 4K視頻、二維多波束切片、GIS矢量圖層及PDF總報告,可直接導入航道管理系統。 【技術亮點】 l“一掃二核三建模”:先用側掃快速發現異常,再用ROV+二維多波束精準確認,最后建立可更新的數字孿生模型。 l全流程DGPS定位+實時聲速改正,保證100 km2測區內平面位置系統誤差≤1 m。 l綠色作業:母船自備發電,現場無廢水、廢料排放;作業結束“工完料盡場地清”。 【總結】 項目在5天內完成100 km2水域的高分辨率掃測與重點復查,成功發現并精確定位多處礙航物,為航道維護、應急清障及后續年度監測提供了權威數據支撐,顯著提升了河口段航運安全與數字管理水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