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水電站泄洪閘及消力池水下綜合檢測工程【工程背景】 某裝機容量720 MW的大型河床式水電站,經過10余年高泥沙河流的泄洪沖刷,其泄洪閘、消力池及海漫等關鍵水工建筑物存在結構縫破損、底板掏空及淤積等隱患。為保障度汛安全與長期運行可靠性,2023年進行了一次全覆蓋水下檢測。 【實施范圍與內容】 1.檢測區段 l孔泄洪閘閘室及下游33 m溢流道 l消力池 l海漫段 l左右岸導墻 合計水下檢測面積約29 600 m2。 2.檢測重點 l底板沖坑、剝落、裂縫 l導墻結構縫及止水破損 l淤積厚度及方量變化 l與上一年度數據對比,研判缺陷發展趨勢 【技術路線】 現場踏勘 → 系統校準(橫搖/縱搖/艏搖/延時) → 全覆蓋掃測 → ROV重點復查 → 內業數據融合 → 建立年度數字孿生模型 → 出具檢測報告。 【技術亮點】 l“多波束+ROV”雙模驗證:先用多波束快速全覆蓋,再用ROV對可疑區域進行高清復核,避免誤判。 l年度數據比對:通過統一坐標系、同等格網精度,實現毫米級變化量測,為后續養護決策提供量化依據。 l全流程數字化:外業采集、內業處理、成果展示全部數字化交付,可直接導入BIM平臺,助力智慧運維。 【總結】 本次檢測在7天內完成29 600 m2水下區域的精細化“體檢”,及時發現并精確定位了沖坑加深、結構縫破損及淤積變化,為電站制訂針對性維修及清淤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據,顯著提升了水工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學性與預見性。 |